Translate

2014年6月1日星期日

你可能會不以為然,但台灣的藝術文化確實有問題,這幾年更是被流行文化給影響,簡單的說就是學人家的最會,擺脫不了奴性,搞藝術的千萬不要擺明的告訴人家自己就是沒天分,因為一目瞭然. 吳極
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1/8)
──別和生活脫節了!

毫無疑問,我是中國藝術家。我的文化、學識都是在這裡奠定的。我創作的動力、思想,和武器,確實得益於中國這個特殊的文化背景。
當然,無論哪國的藝術家,你思維的層面、關注的問題、問題的致命性和要命程度——是這些東西在決定你是否國際性。
一個優秀的中國的藝術家要去面對的是中國當下的問題,不管他的作品是通過什麼樣的思想、方式,是通過怎樣的折射和轉換,最根本的、最有意思的內涵必須是中國當下的現實所決定的。然而,中國藝術家還缺少這種能力。
藝術是意識型態的一部分,是文化內涵中最敏感的部分。西方人之所以對中國當代藝術發生興趣,其實是為了通過當代藝術來理解中國,理解中國最本質的那個部分的變化。中國藝術未來的價值其實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的,沒有這個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
我實際上是隨著生活環境、隨著對社會問題的思考,以及所處的時代來進行創作的。你生活在哪,就面對哪的問題,有生活就有藝術。在今天這個時代,生活本身走得快,比藝術走得快,特別是在中國。你一直老老實實地遵循藝術來源於生活的原則,緊緊抓住生活,就抓住了這個時代,自然就走進了當代,就總有的走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2/8)
──別和時代脫隊了!

將來的人看今天這個時代,才不看什麼是現代藝術,什麼是實用藝術,什麼是不是藝術,他們只看什麼東西最能夠代表這個時代的文化,什麼東西最能夠說明這個時代的樣貌,他們就會更珍惜這些東西。
你必須要跟這個時代的問題,發生關係,產生連結。什麼東西能夠代表我們這個時代?我想肯定不是當代藝術。
這個社會走得太快了,只有和社會、新科技發生更直接關係的一些領域,才能走得更好。我能夠做的就是跟著這個時代走。
我只知道好的藝術所著眼的都是人類比較要命的東西,能夠「體現時代精神」是有價值的藝術的最高要求。
即使你搞不懂各種各樣先進的當代藝術的概念,但是,對環保、對人類生存環境有所幫助的工作和行為,不論什麼時候都必須面對的,再先進的理念,都要讓它三分。由於這些藝術之外的領域,都是人類比較要命的領域,由於這種要命性、問題尖銳性,和前所未有性,藝術的參與有可能為藝術帶出一種過去沒有的語言來說這個事情,這就是新的藝術語言產生的原因和理由。
當代藝術是什麼?是藝術家對他所處的時代的敏感,而導致對於舊有的藝術方法論的改造。藝術落實到最終,實際上就是把你做的藝術和你生活的這個時代之間的關係弄合適。
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3/8)
──別再浪費智慧了!

我不認為最具有先進思維能力的一撥人在當代藝術領域裡,至少在今天是這樣。
但我思考的是,這些藝術家現在是否能代表中國當代最有創造力的一部分?我看未必。
現代藝術家其實都是聰明人,但要我說,有一種智慧浪費的現象。現代藝術引誘這麼多聰明人去做那些既看不懂又嚇人的東西,看上去挺像藝術,但其實和藝術沒什麼關係。很多所謂的藝術家總在一些非本質的問題上費了很多腦子和時間,但又都不能真正碰到問題的要命之處。
前衛藝術家是不是真的對社會現實最敏感的部分那麼有認識?還是只是利用一些政治符號來做文章?這些符號和中國的現實到底有沒有關係?事實上,這裡頭有些是偽學術,有些是假前衛。
實際上真正帶有學術含量和價值的東西,往往是通過不學術的,或者說和現實極有關係的一些課題來體現的。真正的學術不是那種探討推理學術名詞和學術史大師的思想,那些已經成了一種知識,而不是學術;真正的學術其實都潛藏在一些未形成的和還不清楚的問題裡頭。
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必須具有極強的思維能力,他對社會、對時代、對文化的認識都超過他的同代人。他又有一個本事,就是他可以把這種思想用藝術的方式給說出來,或者用他的行為方式給解釋出來。我覺得這樣的藝術家才是對社會有幫助的,才是人類所需要的,所以他的作品才構成了可出售的價值,才能形成交換鏈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4/8)
──別把藝術作無聊了!

當代藝術到今天已經到了一個過度分化的程度,藝術家似乎已經忘記了藝術的原初目的。達文西那時候是沒有藝術不藝術這麼一說的,也沒有工匠和科學家之別,而是專注於對人類有益的創造性活動。我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, 把人們拉回去想一想做藝術在幹什麼?
當代藝術中很多東西其實挺無聊的,創造含量並不高。這個系統本身其實已經滯後了。現代藝術已然變成一種經典的,或者說程式化的現代藝術,這個系統已經變得沒有太大意思了。
在這個領域裡,所有人都是學院培養出來的,懂得如何用現代流行的一套材料來製作「標準程序的」現代藝術。雖然作品各式各樣千奇百怪,但其實創作的線索與思維都是一個樣的,都是只懂得「我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作品」,就擠在這麼一條窄路上,但這個社會真的不需要更多這類的藝術家進來。
這個領域本身其實很封閉,很自我,很多人在這個小小的領域裡自我滿足。我覺得相對於今天的廣告業、生物科學界,藝術界的思維有點太滯後了。在今天最有創造力的人其實不一定是搞現代藝術的,而是與社會發展有關的新領域。
這個系統接納你的理由是你必須為這個系統帶來一些新的、系統裡沒有的東西,而新的東西在這個系統本身是找不到的,必然要從其他領域或兩者之間的地帶才有可能獲得。我覺得最有可能給這個系統帶來血液的是別的領域的東西,或者說藝術家應該從幾個領域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5/8)
──別把藝術搞狹隘了!

我沒把藝術太當回事,因為你不考慮藝術這個事兒,你就不會被侷限住,不以材料入手的思維,反倒最後能獲得真正全新的材料語言,你就會是一個有無限可能的藝術家。
我做藝術從來不從形式、風格、流派這些角度去進入藝術,從這些角度進入藝術的人是沒有太大出息的。一個真實的藝術家,其作品內在的那部分,不管到什麼時候都存在的,而不是由表面形式所左右的。
我懂得必須要從社會、生活中獲取養料,才有可能給藝術帶來新的血液。時代進入了現代,我就是個現代藝術家;時代進入了當代,我就是一個當代藝術家;時代把我甩到國外了,我就是一個國際藝術家。
你只要對現實感興趣、對社會關注,那你的創造力是不會停止的。創造力之所以會停止乃在於你對社會的淡漠,如果你對自己的作品和風格過分擔心,那你的藝術一定會萎縮。
我的觀點是,你生活在哪,就面對哪的問題。有問題,就有藝術,就有工作的理由,就有個人的方式,不用擔心有沒有風格。你的處境,你的問題,其實就是你的藝術創作的源泉。
藝術的深度不是風格流派之間的關係構成的,它是人和社會和藝術的關係所帶來的。真正藝術的深度是由它決定的,不是由藝術風格的相互比較而來的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6/8)
──別把藝術搞複雜了!

我還是習慣東方哲學的思維方法和感受性:簡潔,直接,輕便。
總的來說,思維越簡潔越好,越直接越好。
我後來的作品其實表面上都很簡單,這是我有意的。作品在想法上必須特別的結實,特別的精緻,抓住了這個東西,作品就有了,別的東西都是不重要的。
我現在覺得這種簡單的藝術其實不壞。簡潔悅人,把複雜的部分藏到背後去,這樣可以面對不同層次的觀眾。
我覺得我找到了一種東西,它一下跑到了很根本的長期討論的一個原起點上去了,這些東西並不玄,其實是很簡單的。因為是從原點上談起,繞過了文化的繁雜與累贅。
「前衛」是思維上的尖銳,和對藝術方法論上的新提示,而不是拿來嚇一嚇老百姓。複雜與深刻是兩回事,但大部分人習慣了奇特、深沉、複雜才是「前衛」。
核心的想法結實了,表面就可以很單純,那些花裡胡哨、嘩眾取寵的作品,大多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東西,都是在掩蓋思想的空虛性。
藝術圈裡流傳著一句話:「如果你作品做不好,就把它放大;如果放大不了,就把它重複一千遍;如果重複不了一千遍,就把它塗成紅顏色;如果還不成,就把燈光搞得搶眼點。」
這說明了這個作品本身的不成立,而只是用外在的手段使之變得吸引人罷了。其實很多現代藝術作品都是這樣,但這是沒有用的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7/8)
──別再人云亦云了!

對於藝術家來說,最關鍵的是必須要找到一個說話的方法,把你的思想說出來,因為你的這種思想認識是新的,是沒有人說過的,或者是沒有人認識到的,所以你的語言必須是全新的和具有獨到的說話的方式的,這就是新藝術產生的線索。這個社會思想家很多,但思想家並不是藝術家。好的藝術家和差的藝術家的區別在於是否能夠獲得獨有的說話方式。
藝術家要能不在意作品的形式,才能獲取沒有形式的形式,才能把東西呈現得那麼瀟灑、隨意,有新意,不拘一格,無法可循。藝術家不是在經營一件作品,而是在敘述他的想法,用他自己的方式說,一種獨特且自然的方式。
藝術的深度實際上是來自藝術家用他所尋找到的藝術語彙,處理他與自己身處的現實和社會之間的關係;這種處理手法的高下體現出藝術的高下,而絕對不是在風格流派之間來比較。
創造力、對人的思維的啟示作用,還有對新的語言方式的提示性,我從這些角度來判斷藝術的好壞。
◎徐冰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八個不以為然(8/8)
──別再自圓其說了!

現代藝術由於西方藝術史寫作脈絡的發展,記錄的都是可被闡釋的作品。藝術學院培養學生,也同樣是訓練學生闡釋自己的作品,結果導致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不負責任,反而只對自己的闡釋負責,這就是為什麼藝術作品本身會讓人看不懂的原因。
因為學校教授要求的是學生對作品解釋的邏輯要說得通,卻不要求他對作品本身的創造含量和品質負責任。如此一來,作品好壞的標準竟然是由解釋的水準和程度來體現,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
比如,學生必須說出所創造的形象的理由?出處?為什麼?受什麼影響?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悖論是:本來視覺藝術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不能用言語替代的,就是因為有些事情是言語永遠不能解說的,所以才有藝術這件事。
最有價值的創造,是很難在解說中找到合適的上下文的,教授硬是強行把學生的思維嵌入藝術史的模式中,這種方式最糟糕的是使學生對作品本身不負責任,卻對解說的效果特別看重。
結果在學院受到訓練和解決的不是藝術創造本身,而是為藝術辯解的能力。致使我們藝術學院畢業的學生,都有著一手嫺熟的繪畫技能,但卻只會做一些自圓其說的、標準的,缺乏創造含量的現代藝術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